字:
关灯护眼
海棠书屋 > 历史小说 > 唐朝的草蜢 >第166章 169穷的就剩钱,回礼送钱合适

第166章 169穷的就剩钱,回礼送钱合适

作者:猫怕凉更新:2024-05-06 07:05:44

    

玄武门之变后,论功行赏,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,进封齐国公,当朝宰相,后来想让他当尚书右仆射。皇后不同意,皇亲国戚,又位高权重,为了避嫌劝说李世民,然后吏部尚书成了舅舅高士廉

所以长孙无忌让姬云喊舅舅,而长孙皇后没搭理哥哥,选择是让姬云走

姬家家主就孤身一人,上无父母下无兄长,身为唯一的管家,怎么回礼自然是管家要考虑的事情。

当朝三位宰相在场,认娘的事情不会假,宫里送东西,还是后宫的东宫送的,钱进很不淡定

丞相是古代皇帝的股肱,典领百官,号令群臣,辅佐皇帝治理国政,无所不统。

丞相制度,起源于战国。秦朝自秦武王开始,设左丞相、右丞相,但有时也设项邦,魏冉、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。秦统一以后只设左、右丞相。西汉初萧何为丞相,后迁为相国,何死,曹参继任。汉惠帝刘盈、吕后至汉文帝刘恒初年,设左、右丞相,以后只设一位丞相。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,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,景帝中元五年(公元前145)改称为相。

这之前朝廷一般都是一位或者两位宰相

隋唐实行群相制。

唐初,有宰相之位,但是怕他累着,所以让三省六部分宰相之权,兵权,财政,决策分离。名副其实的宰相有六位,分别为尚书省的左右仆射、2名侍中(门下省)、2名中书令(中书省),也就是三省的长官。

李世民当了皇帝也没把当秦王那会兼任的中书令放下。也就是说中书令实际上就剩一个了

另外,非侍中、中书令而为相者,被皇帝加上了诸如“参预朝政”、“参议得失”、“参知政事”、“平章国计”、“同中书门下”、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之类的进入议事堂议政的大臣,也是事实上的宰相之一。

而放宽到名义上的,则更多,还有三师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和三公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共六人。

加起来可以有十几人,再加上虚位散官,大唐一堆肚里跑船的宰相

宫里给的赏赐是不用回礼的

东宫娘娘,姬云少喊个字但是是多出一娘来

这给宫里送礼,钱进也没学这个专业课。给那冒牌王爷送了些,虽然后来知道是皇帝,那送的东西也拿得出手。

问题是给后宫里送,怎么送?钱进像拉磨的驴子来回踱步,疯狂燃烧卡路里烘烤脑细胞

姬家两大特色礼品,霸王酒,炒茶叶。送宫里的皇帝可以。送后宫,这不合适

姬家什么最多?现在除了钱多,就是他喵的药材多了

送钱太俗气了点。

没病没灾的送药材,这不是说人家有病吗?

这跟后来送坐钟一个意思,这是上门找打的节奏

姬云想送药材,家里千年人参灵芝这些东西摆了一墙,尤其是崔莺莺拿来的那几颗参王,有根人参压根儿不敢有使用的想法,那就是缩小版的人。

给上年纪大了的送名贵药材这是绝对可以滴。可皇后才二十多岁,送这个人家认为是说她老,那不认这亲可咋整?

钱进觉着不合适,胭脂水粉?

最后姬云让送钱“管家,想起个事,就是昨天我跪下磕头的时候,看见娘娘的鞋面了”

钱进一愣“鞋面?怎么可能呢?这裙都是拖地长裙,怎么可能看到鞋面?”

“我没看错,那会儿娘娘站着没动,看见了,后来转身,那后边也没拖地啊”

古代人原先是不穿裤子的,后来男人要下地干活,才有了裤子。

男人们上衣下裳,女人们就只穿长袍裙子。女子们是不会穿裤子的,她们大多都会穿上长袍或者裙子。有身份地位的,就算是有穿上裤子的,也是那种没有裤裆的宽腿裤,这裤子叫“胫衣”,只遮住两条小腿。女人们偶尔也穿没有裆的套腿裤

“哦?听说宫中皇后带头节俭,为了省几尺布料,鞋子都漏脚面,家主亲眼所见皇后娘娘穿裙漏出鞋面,看来传言不假,那就送钱,咱家有的是”

这意思就是反其道而行之,俗气到底

“好,那就送,送多少?”

“送,额”钱进又问“家主啊,这认亲的事是真的对吧”

“这,我擦,你眼里就这么不信任我吗?”

“哎呀!实在是”钱进能咋样?这事太大,家主那不着调的脑子,皇帝都敢戏弄,戏弄自己那不跟玩一样?再说了,就是假的,那丢人不丢人的,家主是完全不会在乎的,那脸皮比城墙还厚“额,家主啊,这个去送,总得有个凭证的是吧?宫里可不平白无故接物件的”

“凭证?还要这东西?送礼还有不收的?”

这不废话嘛?内外勾结可还行?有些礼物敢送可不一定敢接啊

姬云腰带上拽下俩腰牌,桌子上一拍“那,你看用哪个?”

唐朝使用的是鱼符,官员的身份牌,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。其形为鱼,分左右两片,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、在何衙门任职、官居几品、俸禄几许,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。

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载,唐初,内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