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护眼
海棠书屋 > 历史小说 > 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 >第九十五章 欧洲考察团

第九十五章 欧洲考察团

作者:樱华月1更新:2021-03-18 09:43:09

    费迪南二世对腓特烈五世道:“我们神圣罗马帝国可以暂时停止对波西米亚的进攻,但是你和你的盟友们也不得入侵我国!我想,我们之间的争斗可以在探查到明国人真正意图之后,再做计较。”

    丹麦,瑞典,法国,英国几国代表都同意了。

    没有参加的西班牙,荷兰,波兰等相对几个强大的国家,也被通知。欧洲各国,暂时停战。

    他们需要确定,那个强大的明国是不是真的有称霸世界的意图。

    于是各国各派几名特使组成了观察团。其中老熟人有荷兰的罗恩,英国的伊恩,西班牙的胡安,这些都是对明国有一定了解的,当然要派去。法国比较重视这件事,派出来的就是黎塞留,古斯塔夫对明军军事力量很感兴趣,决定亲自前往。波西米亚贵族华伦斯坦也在随行人员之中。

    胡安是乘坐装有蒸汽轮机的朱由校的商团商船到了马六甲,然后转乘风帆船回来的,再去明朝当然也最好乘坐这种船,要比欧洲各种帆船快一倍多。

    不过明朝不会把装有蒸汽轮机的任何机器外卖,他曾想买一条,可惜没人卖。这种船都是官方所有,明国私人海商强如李旦,也是没有的。

    他们先坐船到了开罗,然后稍骑行几步到红海沿岸又转坐船,即便如此,他们到了东亚,也是一个月以后了。

    直到天启五年二月,这些人才踏上了明朝的天津港的土地。

    如今的天津港已经是远东地区排名第一的巨型港口,其中一半是民用港,一半是军用港。

    其整个港口都是新建而成,所有住宅,商业用房,港口本身都是钢筋混凝土砖瓦结构。当然,朱由校出于安全考虑,要求最高不得超过五层。现在住五层小楼房是一件很时尚,又有面子的事儿。因为这种楼房并不便宜,一层只有一套房,大约五百平米,售价最便宜的毛坯房也要一千多两。

    古人喜欢一大家子住一起,小了就不够用,朱由校只能用这种办法。一套房理论上可以住四房人,再多,您还是买两套吧。

    不过不差钱的土豪有的是,大多数都是直接三层,两层的整套买。那种五层的不少都卖不出去,朱由校欲哭无泪。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很多老年人是很难爬上四层五层那种高度的,而那家又没几个老人呢?朱由校无奈只能再把四层五层隔开,卖给买单门独户房子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“这明国人的街道竟规制的如此严整!”教皇赞叹道。

    殊不知胡安心中甚至升起了恐惧感。他颤抖着说道:“我上次来到明国的时候,此地还是一大片乱七八糟的建筑。仅过了两月啊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要是听到这句话,一定会嗤笑他。没见过我天朝建设深圳的速度,哪知道什么叫恐怖如斯?

    即便经过大量基建,如今天津人口也才不到七十万人,朱由校表示还远远不够嘞。

    全国如同天津这样的城市有重庆,汉口汉阳,上海,广州,深圳,香江。朱由校等于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士绅,朕要发展这些地方,投钱就能赚!士绅们都不傻,知道这是皇帝递给他们的好处,也是橄榄枝。士绅们疯狂的抢购一楼的门市房,低层二到三层高的“独栋别墅”。至于四层五层的,他们没兴趣,给那群泥腿子住吧。

    经此一事,士绅和朱由校的矛盾大大缓和了。士绅们也从以前大量囤积土地,转变为囤积这些未来的大都市的商品房。大明最早的一批地产商,出现了。想房产升职?老实把城市发展起来别再想搞事情了!

    “这大路竟是如此宽阔!”古斯塔夫赞叹道:“若是以此种路运兵,当有奇兵之效!”

    胡安冷笑:“土包子等会你会更惊叹的。”

    天津毕竟只是小城,众人走得一个时辰就到了城市边缘。那里就是“长途机车站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在各个重要城市之间都建造了长途机车站。除了运送人力,还可以租用机车运输货物,当然想耍花样的人都在锦衣卫召狱里蹲着了。

    “那群人排队进盒子里是要做什么?”古斯塔夫惊奇的问道。

    胡安道“去京师。”

    “我少你可别忽悠我!”古斯塔夫怒道:“坐进盒子里就能到明国国都?”

    罗伊笑道:“不若一试?”

    教皇抹了抹冷汗:“安,安全不?”

    胡安笑道:“那些明人都不怕,当是无碍的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想也是,于是就排队等下一辆。没多大会儿,就来了。

    见他们一堆老外,司机一皱眉,万一听不懂明国话咋办?却见胡安直接把翻译叫来,问道:“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那司机一看,乐了,这群老外竟还自带翻译,旅游玩的够专业的。就道:“一人一分银子。”光这群老外就把一个车厢占满了。一共三十多个。

    见付足了车钱,司机便道“坐稳了!发车了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