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护眼
海棠书屋 > 历史小说 > 大明合伙人 >第六章 对话崇祯(下)

第六章 对话崇祯(下)

作者:加勒比海贼王更新:2021-03-07 06:03:16

    “王公公告诉我,如今是崇祯十六年四月初,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建奴入关肆虐已经几个月了。”

    “在四月左右,内阁首辅周延儒自请督军请战,具体哪一天我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据史料记载,此人出师之后,根本不敢与鞑子交战,整天在军中饮酒作乐,天天报捷欺上瞒下。”

    “等鞑子自行离去,然后再回来向皇上邀功,直至事情败露而获罪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崇祯心头一惊,因为周延儒已经出发好几天了,如若沈浪所言,再想收回成命已经不可能了。

    沈浪继续说道:“如果周延儒已经出发,陛下则可以派人去查验一番,看那周延儒是否如我所说,只在军中饮酒作乐而不敢与鞑子交战。”

    “沈浪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若事实如此,就足以证明我是后世之人了。”

    崇祯点点头,认可了这种说法,他示意道:“继续说下去,之后会发生什么?”

    “之后,比较重大的事件就是孙传庭与李自成的决战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孙传庭由于钱粮不足,新兵训练也未完成,所以一直拖到下半年八月才出发。”

    “最初进展很是顺利,给闯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但到了九月,因为连绵大雨,后勤补给供应不上,导致军心不稳。”

    “趁此机会,闯军突然绕道切断孙传庭粮道,导致军心崩溃,既而大败。”

    “孙传庭大败后撤回陕西,直到十月初,力战而死。他麾下的人,逃的逃,降的降。”

    孙[笔趣阁 www.biqugew.me]传庭部是大明所剩不多的精兵,是他崇祯为数不多的最后家当。

    至于左良玉、吴三桂等军头,手下的军队几乎成了私兵,愿不愿意为大明打仗,还要哄着才行。

    知道孙传庭就这样完了,崇祯说不痛心是不可能的,稍微有些慰藉的是,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崇祯平复了下心中的震动,示意沈浪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“孙传庭一死,陕西,山西至京师沿线,已经没有可阻闯军直抵京师的军队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大明无兵,而是沿线其他统兵大将,如姜瓖,唐通等人,他们都有私心,不愿为大明效死力。”

    “崇祯十七年一月,李自成在西安称帝,然后开始东征。”

    “沿途之上,除了周遇吉在宁武关力战而死,并给闯军造成重创,姜瓖、唐通等统兵大将皆不战而降,闯军长驱直入。”

    “周延儒被罢黜之后,内阁首辅是陈演,陛下和众大臣本欲调吴三桂回援,但被他所阻。”

    “等到闯军在三月兵临京师城下时,已然不及。”

    “而京师内部,由于崇祯十六年的鼠疫在下半年彻底爆发,京师人数死亡超四成。”

    “京营本就孱弱不堪,经此一劫至闯军兵临,算上老弱兵残,连城墙都无法布满,也无任何战力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那些大臣,除了少部分忠于大明的殉国之外,很多已经在等着改朝换代了,主动打开城门引闯军进入,跪迎李自成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样,大明被那些无耻奸臣给葬送了……”

    在整个叙述过程中,沈浪尽量不去说崇祯的不好,所以没有说他一次次的催促准备不足的孙传庭尽快出战,是逼死孙传庭的原凶之一。

    也没有说他笃信和重用陈演这样平庸而刻薄之人,导致吴三桂无法及时入关救援。

    既而罢免陈演之后,又重用更加忘恩负义、不知廉耻的魏藻德接任首辅。

    最后,沈浪还将大明灭亡的责任都推到了那些大臣身上,没有扯上崇祯。

    但事实是,崇祯宠信庸才,忠臣殒命,政令混乱,大明的灭亡怎么可能和他没有关系?

    只是这话不好当着崇祯的面说出来,毕竟传言崇祯刚愎自用,很爱面子。

    这要是当面打脸,他恼羞成怒把自己砍了,那就太冤了。

    详细的听完接下来不到一年中大明的命运变化,崇祯都有些无法控制自己的神情。

    脸上的肌肉不停的抽动着,缩在袖中的拳头捏得死死的,心中更是久久无法平静。

    至于王承恩,他已经是第二遍听到了,只是这一遍更加详细,也更让他忐忑,但他只能低头不语。

    还有最后一个问题,崇祯有些不敢问,但还是努力的问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那朕呢?朕的结局如何?”

    看到崇祯似乎又苍老了几分,脖子上青筋暴起,牙关紧咬,沈浪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。

    他实在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,所以之前刻意打住了,没有说下去。

    但是大明都亡了,崇祯和他家人的结局是绕不过去的,除非崇祯自己不问。

    现在崇祯既然已经问出来了,沈浪不回答是不行了,他沉吟了下,轻叹一口气,声音低沉的道:

    “在闯军入城前夕,陛下命人分送太子和几位皇子到几位大臣家避难,然后下令皇后嫔妃自缢,随即亲自提着宝剑砍杀了几位公主和嫔妃。”

    “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,陛下便来到煤山,自缢于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上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还留下了一道血诏,将大明灭亡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,自去冠冕,以发敷面,以示无颜面见祖宗,并请求贼人勿伤百姓分毫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沈浪停顿了一下,然后大义凛然的道:

    “陛下以身殉国,大仁大义,后世之人无不动容。”

    “可悲可叹,陪伴陛下走完最后一程的,只有眼前这位王公公。”

    “后人感念这位王公公的忠贞,将他的墓修在陛下的思陵门外,让他几百年来一直守护着陛下皇陵,如今依然保存完好。”

    说罢,沈浪还用眼神示意了下旁边的王承恩。

    后面这段,王承恩之前是没有听到的,现在听到了,不知是感动,还是感伤。

    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脑袋贴着地面,低泣起来。

    而崇祯,整个人都木然了,他虽然很不想去相信这一切,但内心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他,沈浪所说的话是真的。

    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只有他自己最清楚,如果沈浪不是后世人,不可能猜得这么准。

    如果真到了大明灭亡的那个时刻,他崇祯是绝对会做出让皇后嫔妃自缢,甚至亲自动手砍杀家人的地步。

    至于自缢之前,自去冠冕,以发敷面,以示无颜面见祖宗,这太准确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事现在还没有发生,但崇祯相信自己很大概率会这么做的。

    连这个都讲出来了,如果不是后世人,就算是他崇祯肚子里的蛔虫都不可能知道。

    而且在整个述说的过程中,沈浪描述得都很顺畅,如果是编的,不可能做到这般。

    可是,沈浪说出的话可信度越高,那就越证明大明的寿命真的不足一年了,所以崇祯才会如此的伤感。

    这就像一个癌症病人被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,确认自己最多可以活不到一年时间,心态受到巨大冲击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何况,这不是一个人的生死,而是一个王朝的灭亡,影响着千万人。

    即便崇祯是高高在上的帝王,也无法平静的接受这般残酷的现实。

    他崇祯上位之初就有着很大的抱负,一直致力于中兴大明。

    结果,不但没能挽救危局,反而最终导致大明灭亡,成了亡国之君,这是何等的打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